【献礼祖国70华诞——优秀研究生党员专访】许喆——不断求索的科研之途
发布人:融媒体中心时间:2019-06-26浏览:
许喆,山东济宁人,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16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。沉稳坚毅、乐观自信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;处变不惊、从容应对是他的处事风格。从他的故事中,我们看到了吃苦耐劳、自律自强的的科研精神。他如今所得的收获,是他辛勤付出与汗水的凝结,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行走的见证。
关键词:
“科技拔尖人才”
“优秀研究生”
“优秀毕业生”
“优秀研究生会干部”
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
自动化学院学生会主席
组织承办国网经验交流会
山东省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二等奖
“优秀”加冠,科研之路硕果累累
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,发表EI学术论文2篇,北大中文核心2篇,实用新型专利一项;在科技比赛和学科竞赛中,获得校级奖励一项,省级三等奖以上奖励两项;参与研究生创新项目一项,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一次并做现场汇报;获得校级学业一等奖学金两次;2017-2018学年,获得“研究生国家奖学金”;2017年9月于山东科技大学获“建行杯”第三届山东省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; 2018年2月获第二届山东省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二等奖;2018年5月,组织承办自动化学院第二届国网经验交流会及就业经验交流会,获广泛好评;获 “优秀研究生”、 “优秀研究生会干部”、“科技拔尖人才”、“优秀学生”和“优秀毕业生”称号。种种优秀称号以及科研成果,都是他不懈努力与辛勤付出的见证,是汗水的凝结,更是对他最大的肯定。这些荣誉是他在人生路上,不可磨灭的辉煌印记。
心怀期许、厚积薄发,科研路上的苦行僧
2016年考取山东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研究生,接触研究课题以后,面对枯燥复杂的研究领域,他下定决心要学懂,学好,学精。可是,科研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容易的,科研的成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。因此他开始了每天实验室、宿舍两点一线,与厚厚的文献资料为伴的生活。查资料、啃文献,不懂就问,如此这般枯燥乏味的生活,他却乐在其中。终于,皇天不负有心人,科研之路越来越清晰明了,种种付出,打破科研僵局。他参与研究生创新项目,受邀参加2017中国自动化大会暨国际智能制造创新大会并做现场汇报,获得各类殊荣。在他看来,深夜时仍在推演公式、苦思冥想寻找创新点、瓶颈期时的自我怀疑……相较于自我价值的实现,一切都是值得。
研究生就是要学会蛰伏,学会隐忍,不能浮躁,切记欲速则不达。许喆说,“写论文对于研究生来说是必修的一门课,能够写好论文对于研究生生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。首先要找准论文的方向,这需要自己多看论文,和自己的导师多交流。找准方向后,接着要多读相关文献、多思考,不能仅仅是泛泛的看论文。要善于找到创新点,往往一篇好的论文需要很多创新点,这时需要我们多看、多思考、多交流,多动手做。”认准一个点,脚踏实地去钻研,是许喆科研态度的真实写照。
沉稳坚毅、张弛有度,紧张的生活也要多元化
研究生期间,他担任自动化学院研究生会主席一职,致力于研究生研学结合、兴趣发展等,组织自动化学院研究生参加山东科技大学多项体育竞赛活动,以此丰富研究生生活,并取得了校研究生篮球赛冠军、排球赛冠军、拔河比赛亚军等多项荣誉。他认为,枯燥的科研生活需要娱乐活动的调剂,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,能让你忘却遇到的烦扰,转换思路,开拓心境。许喆说,当时写论文遇到一些难点,一直找寻不到突破口,内心烦躁、坐立难安,便去操场跑步打球,累一身汗,心里的压力就会消减许多,再次回到实验室座位上,便能平心静气的面对问题。劳逸结合,张弛有度,能让自己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。
同时,考虑到广大同学所关心的就业问题,结合自身学习经验,于2018年5月,组织承办了自动化学院第二届国网经验交流会及就业经验交流会,获得广泛好评,给同学们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。
结语
“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,得道者需加力索;水到渠成,瓜熟蒂落,得道者一任天机。”许喆如是说。通往成功的道路往往是艰辛又孤独的,既要怀揣梦想,又要脚踏实地,辛勤的耕耘总会有所收获。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,我们都要怀着一颗赤诚之心,不断努力,不断进取。不要怕失败磨难,因为,我们从中学到的东西远比结果来的重要。
(责任编辑:研究生会) |
上一条:【献礼祖国70华诞--优秀研究生党员专访】张鹏飞——钻研学问 懂得感恩
下一条:【献礼祖国70华诞——优秀研究生党员专访】廖亚萍——勤奋铸就美好结果